南京刑事辩护律师 小麦一跌,玉米的风险马上就来了。 虽然说这也是在预料之中的事,但是当跌势来袭时,市场依然是瑟瑟发抖。 因为这轮下跌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。 以前玉米虽然也有震荡下行,甚至是山东、东北齐下跌的局面,但是跌势有限,且有明显的天气等博弈的结果。 但是这轮下跌不太一样,首先是跌势很猛,超出了此前震荡的波动范围,大有“俯冲”之势。 其次,市场心态崩了。 之前玉米市场还有博弈、挺价,但自从小麦大跌以后,市场情绪崩溃,拖拽着玉米也不断看空,挺价无力,价格下跌。 但现在大家担心的倒不是担心玉米的下跌,因为基本每年麦收前夕,玉米都要给小麦腾位置,都面临一段时期的走弱。 市场更担心的是,玉米会不会像小麦一样,跌到失控? 在新农观看来,玉米下跌是必然趋势,但失控还不至于。 首先,玉米回落是大趋势。 这个我们在年初时就曾提到过,今年粮食市场有一个重要的趋势,就是向供需面的回归。 前两年,受疫情影响,供需错配,再加上国际粮食市场动荡,粮价高企,使得国内粮价也水涨船高。 但是到了今年国际粮价已全面回落,而随着疫情消退,供需开始回归,但是需求端受宏观经济及收入下滑等影响,回暖不及预期,因此这也使得前两年积攒下来的供给变得过剩。 于是就形成了供强需弱的格局,进而形成了无论是小麦、玉米,还是大豆齐跌的局面。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,玉米回落是必然趋势,需要调整心理预期。 其次,玉米会不会失控,很大程度上落在了小麦身上。或者说,至少目前对玉米行情影响最大的就是小麦了。 当前玉米的下跌,一方面是有给小麦腾位置的压力,另一方面,也是受小麦猛跌的影响,情绪快速推动的。 而且当前来看,小麦似乎还没有止跌的迹象。 一方面,新麦报价在混乱中越报越低。就拿上市较早的湖北小麦来说,虽然不成气候,但是报价却频频走低,更加扰乱了市场心绪,更拉低了整体行情。 另一方面,轮换小麦还在不断投放,还在“抢跑”市场,于是陈麦价格也不断被拉低。 从这个角度说,小麦这个天花板不断下移,玉米压力山大。 但是近期市场也释放了两个信号: 一是中储粮采购新麦的价格,维持在1.35-1.38元/斤的区间,虽然说中储粮要求较高,且这个报价含有运费、水分等多项成本,但也多少给予了市场报价一个指引,使得小麦不至于像没头苍蝇一样乱撞。 二是近日官方发言称,启动小麦托市收购的概率并不高。并且在多个场合提及让农民“种粮卖得出”,不排除在新麦全面上市之后,政策端会有新的动作。 所以只要小麦价格企稳,那么玉米也就会快速找到位置。 第三,也有回暖的几率。 虽然当前玉米、小麦跌势汹汹,但俗话说,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,同样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。 随着小麦、大豆的压力释放后,玉米有望迎来喘气机会。不过后续马上又会有大量巴西玉米入华,因此玉米的这个回暖窗口或许会非常短暂。 而对于巴西玉米也有两个消息: 一是根据相关机构预测,2022/23年度巴西玉米的总产量有望达到1.27亿吨,同比增长12%。也就是说,巴西玉米及大豆将双双迎来丰产。 二是巴西玉米销售进度较快,因为仓储有限,再加上丰产,使得玉米销售速度增加。 这么来看,玉米的节奏还是很紧张的,今年的玉米要在压力中求生存。 感谢阅读!随手点赞,给个支持。 ![]() |